在城市道路高频繁拥堵的背景下,车载式除雪设备的调度面临多重挑战。城市路网结构复杂、车流密度大、早晚高峰易形成静态拥堵状态,使除雪设备在执行任务时容易陷入行进迟缓甚至停滞的局面。调度管理若未充分考虑交通状况,将直接影响除雪作业的时效性与覆盖率。
调度优化应优先围绕道路通行能力评估展开。采用城市交通感知系统采集的实时道路流量数据,可以有效判定不同路段在特定时间段内的通行状态,指导除雪设备分批进场、错峰作业。针对易堵节点实施绕行路径规划,结合动态导航系统实时引导除雪设备,提高整体作业通畅性,降低在关键区域的停滞风险。
在作业时间安排方面,应尽量避开早晚高峰,选择夜间或清晨道路通行压力相对较低的时段投放除雪设备。调度系统应根据气象预测与降雪趋势预警,提前完成资源准备与任务编排,确保设备在降雪开始初期就能快速到岗、连续运行,降低积雪导致的交通恶化风险。
调度区域划分也是优化调度效率的重要环节。应以城市道路等级为基础,结合人口密度、通勤路线、交通枢纽位置等要素,将城市划分为若干个服务网格。除雪设备可根据车辆作业能力、机动性与储料容量等特征,匹配适应区域,实现任务精准匹配与调度合理化。
信息系统的支撑作用不可忽视。智能调度平台可集成GIS地图、交通监测与设备定位系统,统一指挥各类除雪设备,提升作业数据的透明度与管理效率。调度人员可实时监控设备运行轨迹、作业进度与未覆盖区域,及时进行补调与资源重分配,避免重复作业或区域遗漏。
多类型除雪设备的组合调配也能缓解调度压力。在城市中心区域可优先部署小型灵活的滚刷式除雪设备,在主干道与高架道路上布置推雪板与融雪剂撒布类设备,形成分工明确的作业体系。此种多设备联合作业模式,更适应城市复杂多变的交通场景。
为提升整体调度能力,城市管理单位还应构建应急预案机制,针对突发性暴雪、设备故障或交通事故等异常情况,快速调用备用除雪设备或调整现有任务分配,增强系统的响应灵活性与服务稳定性。
Tags:除雪设备调度